专家支招传染病高发期手足口病竟有一

本期专家

山东省威海市儿科副主任医师田致洲

随着夏天的到来,儿科门诊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各种季节性疾病纷纷而至。像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就是目前门诊上最常见的儿童疾病。

每年的夏季是发病高峰期。这两个病其实是一对好兄弟,也可以说是一个病,它们是由同源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同表现而已,可以按一个病对待。虽然是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可是家长们对这两种病并不十分了解,常常遇到家长听说孩子诊断了手足口病就满脸惊慌,而要是听说孩子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就不以为然,往往会错误地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就没有事,而手足口病就很重。真的是这样吗?

疱疹性咽峡炎

我们先说一下疱疹性咽峡炎,它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进展分三个期。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

潜伏期

在潜伏期时宝宝可以仅有不爱吃饭等表现或没有任何症状,但这时宝宝体内已有大量病毒复制了,并已经有了传染性。

前驱期

潜伏期后,随之宝宝会出现发热或咽喉不适感,这个时候宝宝的口腔中还没有出现疱疹,要不咋叫前驱期呢,这个时候往往是带宝宝就诊的高峰,可是由于没有疱疹出现,医生也不能断定是否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因为此时的表现与普通感冒没有什么两样,多会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第二天再就诊可能就会因出来了疱疹而明确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了,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认为第一个医生水平低,其实不是这样的,医生不是神仙,没有体征时是没有办法做出诊断的,前驱期大约1天左右。

症状明显期

等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症状明显期,上腭粘膜即会出现红点、小水疱,在2-3天内变成灰白色疱疹,继而破溃,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溃疡。仍会有发热,几乎会在溃疡形成的同时,体温开始下降。水疱破溃成溃疡有疼痛感,会影响到患儿的进食,婴幼儿会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大约会持续2-3天。

手足口病

我们再说一下手足口病,也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不然怎么说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对好兄弟呢,也是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这主要见于基础条件差免疫力低或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手足口病都是预后良好的。

两种疾病的区别

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就是一个手脚有疱,一个没有而矣,致病的病毒也是同一类的,出现的并发症也是一样,就是说手足口病严重的会有脑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疱疹性咽峡炎同样会有。所以这两个病是经常放在一起看的,治疗的方法也是一样。本来就是一家的吗,呵呵。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比手足口病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如何治疗?

对于这两种疾病该如何治疗呢?我们前面说过了这两种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可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疾病有自愈性,需要做的治疗主要就是对症处理和合理补液。在治疗开始之前,家长一定要听医生的嘱咐,要明白疾病的恢复需要一定的过程并配合治疗。孩子有发热的可以用温水擦浴及适当应用退热药物,儿科常用的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不要选用阿斯匹林及尼美舒利。因为口腔有疱疹或溃疡孩子会有疼痛,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麻喷剂缓解疼痛。孩子会因口腔疱疹而进食少从而导致液体量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补液,补足液体会利于病情恢复。大孩子可以口服补液,小些的可以静脉输液。本来就是一个自愈性的疾病,治疗不可太过,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过多的药物治疗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孩子得病需隔离

最后要强调一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孩子得病了应该隔离,不要带病上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它孩子,同时孩子得病后也是要休息的,不应该上学。注意休息、清淡饮食是所有疾病的基础措施。

感谢多美滋对本期栏目的大力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kmu.com/jbzd/224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