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定义根据你测量体温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直肠温度大于38℃;口腔温度大于37.8℃;腋窝温度高于37.2°C;耳温大于37.8℃;前额温度38℃
体温还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而不一样,
如新生儿(0~28天)的正常平均体温是37.5℃,甚至高至38℃也是正常的。婴儿(1岁以内)的正常体温在36.5~37.5℃。
体温在每天不同的时间,也不一样:
每天体温早晨最低,而到下午傍晚时最高(每天体温可能向上波动0.5~1.5℃),如宝宝早晨体温可能36℃,傍晚体温会升到37.5℃。
体温当然还跟运动,饮食和环境温度有关,所以在测量体温是这些都要避免,如果宝宝运动比较多,或者刚吃过食物,或者刚从户外回到室内,都要至少在室内安静休息15~30分钟,待体温稳定了在测量,以免误差。
Q:如何判断发热的程度?:(以腋窝温度为标准)
低热:体温介于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介于38~39℃
高度发热:体温高于39℃
Q:怎么准确量体温?
首先是选择什么样的体温计,目前最常用的几种体温计是: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数码体温计、耳温计几种。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别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因为水银温度计容易破碎,而且水银有毒且有挥发性,被人吸入而导致中毒,数字电子体温计或者耳部红外线体温计是更好的选择。
电子体温计可以用于测量腋窝温度,口腔温度和肛温,而且使用也较方便简单,对操作要求不高,先用医用酒精对感温头(商标以下部位)进行消毒或凉水冲洗,然后把感温头放置到测温的位置(口腔,腋窝或直肠),保持约1分钟左右,听到“哔”声取出读数。
耳温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等特点,但是需要奶爸奶妈们测量前先技术过关,耳温枪要对准向鼓膜测量,才能取得正确数据。测量
时,家长轻轻向外拉直孩子的耳廓,让耳道较能呈直线形,耳温枪也较容易对准鼓膜测量,耳温枪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每次测量只要2秒即可。
Q:如何记录宝宝体温?
做一个体温记录表格,记录以下信息:时间、体温、采用的措施、宝宝的反应(精神状态烦躁与否,有没有寒战,皮疹等),以便就诊时让医生能够快速了解发热过程。Q: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不是疾病,发热是人体免疫部队在抵抗病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当人体受到感染时,体内的免疫部队就会对抗病菌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外在表现为发热,所以发热常常是正常而健康的,一个相反的例子,往往老人和免疫低下的儿童受到感染,甚至不会发热,这就是他们的免疫部队不够强大。所以宝宝出现发热不必过于恐惧。
病菌感染时,体内的免疫部队迅速动员(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制造各种杀敌武器(免疫抗体,炎症因子等增多),同时大脑释放杀敌信号弹(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是主要一个信号弹),从而导致发热。接下来,宝宝身体开始排出多余的热量,血管扩张,心跳增快,血流增快,呼吸增快,加快了免疫杀敌武器(抗体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免疫部队更快速的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且减缓了细菌和病毒的繁殖,这样看来,发热是有利于抵抗病菌感染的。
Q:既然发热是有利的,我们又为什么要退热治疗呢?
发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发热会使宝宝不舒服,会烦躁,这时候宝宝就会拒绝吃东西和喝水,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有时候体温快速上升,还可能出现抽搐,即高热惊厥。所以我们应该退热来让宝宝更舒服一些,这样宝宝就能够多喝水和食物。而且像美林和泰诺林这类退热药,并不会影响宝宝机体免疫部队的产生和抗菌作用,所以不会影响抵抗病菌效果,有时候退热治疗是有必要的。
Q: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了,或者烧出肺炎啦?
这是一个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恐怖传说,每次孩子发烧了,焦虑的爸爸妈妈们就会问大夫,孩子体温烧的这么高,会不会烧坏脑子,或者烧出肺炎啊?
其实我们都错把发热当元凶啦,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发热只不过是机体免疫部队对抗细菌的一种信号,只要没有引起高热惊厥,是不会对机体任何部位造成损伤的。而真正的元凶就是那些引起发热的病菌,病菌侵入机体不同部位才会导致相应部位炎症如肠炎、中耳炎、尿道炎、肺炎、脑炎脑膜炎。所以发热的同时要注意其他并发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咳嗽,腹泻,有没有排尿哭闹,挠耳朵等等,这些都是有其他潜在部位感染的蛛丝马迹,并且尽快向儿科医生求助。
Q:治疗儿童发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1.孩子腋下温度如果在39℃以下,精神状态尚好,饮食及玩耍未受影响(也就是看上去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是没有必要用药的,可以试试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2.如果宝宝看上去不舒服(精神不好,不爱玩耍,饮食也差)需要用退热药,建议只用1种药。首选安全性高的退烧药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间隔4小时可重复使用,注意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其次可以选用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较强一些,但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一般建议体温到38.5℃以上才用药。
3.需要多次服用退烧药时,尽量用一种药就好了。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内见效。
4.高烧不退需要交替使用退烧药时,注意记录每次用药和时间,退烧药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如果2小时后体温仍然维持在38.5℃以上,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一种药还不能有效退烧,这时可以试试和另一种药交替使用,并做记录,以免药物混淆而过量。
5.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体温持续39℃以上几个小时,无论吃药还是物理降温都无法将下来,应注意出现高热惊厥可能,尤其是家里存在高热惊厥家族史儿童。
Q:美林及泰诺林的如何用?
对于儿童来说,退热药应该按体重来计算的,而不是年龄,具体见下表
表格中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有两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一样,但是浓度不一样,一个是悬浮液(浓度为mg/5ml即32mg/ml),一个是滴剂(mg/ml),对乙酰氨基酚每次用量是15mg/kg,最短间隔4小时可以重复使用。
同样布洛芬(美林)也有两种,含对布洛芬的成分一样而浓度不一样,悬浮液(浓度mg/5ml即20mg/ml),一个是滴剂(50mg/1.25ml即40mg/ml),布洛芬每次用量是10mg/kg,最短间隔6小时重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是不能作为12岁以下儿童感冒药使用的。还有很多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成分,所以,不要跟感冒药同时服用,以免过量。对于感冒药的使用我们也多次强调儿科专家共识:禁止2岁以下婴幼儿口服感冒药,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4~6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图/文胡宣)
白癜风的症状白癜风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