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手足口病首次在中国被发现以来,在这个炎夏,医院儿科的手足口患儿呈明显增高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疾控)公开数据显示,年1到4月,我国内地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数超过40万例,比年同期上升27%。
其中,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区为广西、广东、湖南、安徽和浙江,手足口占传染病例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种三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的传染病,每年都持续在固定的时期爆发。虽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并可致死亡。
其中,以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尤为严重,可导致80%的重症病例、93%的死亡病例。
中疾控的数据显示,仅今年3到4月,全国因手足口疾病致死的儿童达到了22人。
在广西、四川,一些重症患儿因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而死亡。在广西,两岁的孩子从发病到死亡仅五天时间;在四川省资阳市丹山镇,一名1岁半的留守儿童,由于未被家里唯一的老人及时发现,在送医途中死去。
好发人群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症状临床表现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为主要特征,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少数患儿可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高锋季节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致病菌的侵袭力越强越容易感染;接触病菌的机会越多越易被感染,易感人群抵抗力下降容易被感染。所以预防传染病,家长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手足口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具体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呢?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饭前便后、尤其是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手脏时不揉眼睛、挖鼻孔,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手的卫生。?个人用品专用,携带外出后的玩具和用品注意清洁,公用的玩具要用消毒水擦拭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环境隔离与保护?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勤晒被。?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到公共场所逗留,如游乐场、电影院、商场等。?观察身边有无患病儿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减少被感染机会。保护孩子抵抗力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护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早期发现流行期间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重视成年人携带病毒感染孩子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会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外出归来和照护孩子时也要注意手的卫生,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医生答疑诊间家长提问最多的问题答疑Q手足口可以打预防针预防么?A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已经上市,可在广州市全部预防接种门诊预约接种。Q手足口得了以后还会再得么?A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肠道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病毒而导致多次发病,所以临床上会遇到有的宝宝年年得,甚至一年的几次的也有。Q高峰季节可吃药降低被感染风险么?A有的家长或托幼机构给孩子服用板蓝根或使用开喉剑/利巴韦林喷喉增加孩子抵抗力预防手足口病,这些是不靠谱的。因为这些不是疫苗,不会再体内产生预防疾病的抗体,毕竟又是药物,滥用不仅起不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反倒会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Q孩子得了手足口要隔离多少天?A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也就是说,从发现该病后的10天内,孩子都是传染源,要避免与其他易感人群接触,也不能上幼儿园,可以带宝宝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有的家长没注意这方面,带着患病的孩子在小区公共游乐设施玩耍,造成小区内手足口的流行。医生提醒早发现早治疗,无需恐慌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容易在群居儿童中广泛流行,但该病可防可治,不必引起恐慌。孩子出现医院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休息治疗。只要对症护理得当,随着身体免疫力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宝宝1~2周可以自愈;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有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少数重症患儿容易引起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患病期间(隔离期内)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避免到公共场所玩耍,以免传染其他孩子。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